读书笔记
《乡土中国》(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12年份)
(2018-09-14)
一、中心论点
传统社会具有乡土性,具有区别于城市文明的特质。
二、主要分论点
1.中国传统农村是乡土性的,农民对土地有扎根骨子的执着。
2.中国传统农村属于熟人社会。
3.乡土社会的文化中有“词”但是没有“字”,故是“文字下乡”而非“文化下乡”。文字下乡的条件——乡土社会出现对文字的需要。
4.中国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己为中心,从自己推出去,越远,社会关系越淡薄
5.差序格局中没有超越个人的的道德观念,道德和法律的实施需要根据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加以伸缩。
6.男女双方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事业,即男女有别,男女分工。
7.乡土社会依靠传统礼俗维持秩序,注重对村民从小教化,对逾礼者进行惩罚和再教育,故而无讼。
三、论据
主要来自于作者生活经验、文史知识等等
四、事实与概念的对接
本文属于社会科学文章,事实与概念的对接主要通过案例(作者经验)来展现:
1.乡下人对土地的执着:中原人在蒙古草原依旧锄地播种;奶妈为出远门的我包灶上的泥土
2.乡土社会的文盲,非出资乡下人的“愚”:乡下人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捉蟋蟀的例子
3.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其学习能力:列举了小白鼠的例子,小白鼠的记忆停留在简单的生理水平,人的学习可以依赖象征体系——语言的帮助,故文化宾士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的社会共同经验。从而也印证人在记忆上的发展程度依生活所需而决定。
4.团体格局、差序格局中的道德观念:西方宗教、法律;孔子对“仁”的定义,舜父亲杀人的例子
5.中国乡土社会中,政治、经济、宗教的功能都利用家族来担负
6.乡土社会依靠传统礼俗维持秩序
7.乡土社会是一个无为政治的社会
8.乡土社会是一种长老统治的模式。所谓长老统治,即所有乡民都要接受本文本地文化的教化并顺应。
9.乡土社会的地缘关系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,缺乏现代社会具有的理性。
10.乡土社会对“长老统治”的认可有着“名”与“实”分离
11.乡土社会的变迁伴随着从“欲望”到“需要”的变迁
五、接受与否
接受的部分:基本上都认可
反对的部分:零值劳动力不存在的观点
六、提出问题
感悟:乡村有乡村的交流体系,城市也有城市的文化体系,文化下乡不应该单纯成为一种文化体系对另一种文化体系的替代,而应该关注其多远性。城市的文化体系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是因为其标准化,就算是陌生人,也很容易理解对方,所以城市的文化体系迅速冲击乡村的文化体系,另一方面,peasant也认为城市的文化体系是modern的,对城市文化体系有一种过份的追捧。费先生更多强调乡村文化的多样性,有其自己的存在理由,但是一直坚持这种观点倾向于认可乡村的闭塞,不利于乡村学习现代文明科技。难道费先生眼中的乡村就是这样的一个乡村吗?乡村也是可以变化的?如何结合现代文明区变化呢?感觉费先森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乡村各种特性维持原状的支持,这是我不理解的地方。
传统乡村应该如何进行变革?文字和文明,不太赞同,更多知识和信息可以更好认识这个世界,文化下乡与文字下乡。